当前位置:首页 > 未命名 > 正文内容

惊艳!合肥乡村大变样!

admin8个月前 (09-16)未命名86

  编者按:仓廪实而民心安,农业强则百业兴。截至今年6月底,合肥市农业招商项目56个,投资总额206.02亿元,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33个,投资额142.5亿元,占总投资额69.2%。农业产业“百花齐放”,乡村振兴乘风破浪,未来可期。合肥在线自即日起推出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专栏,生动展示合肥乡村产业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、生态宜居的美丽场景、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、井然有序的治理成效、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。

  在长丰县庄墓镇丰硕家庭农场,明星葡萄品种“阳光玫瑰”迎来了大丰收。虽然部分葡萄还未成熟,但这种可追溯、不用农药的精品高端葡萄早已被各大企业预订一空。

  “我们走的是高品质路线,种植的葡萄属于可追溯、纯绿色食品,深受客户喜爱。”农场负责人梁修伟告诉记者,30亩的“阳光玫瑰”预计今年总体收入在 300 万元左右。

  近年来,合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,优化产业布局,培育产业发展新业态,着力推进农业行业布链强链延链补链“四链合一”,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。

  合肥印发十二条农业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,重点发展粮食等十二条农业产业链。截至今年5月底,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75.862亿元,同比增长17.9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.8个百分点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全市农招商项目56个,投资总额206.02亿元,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33个,投资额142.5亿元,占总投资额69.2%,农业招商引资活力持续释放。

  此外,合肥还扛稳“三农压舱石”,狠抓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“肉案子”建设。全市夏粮量质齐升:小麦种植面积208.7万亩 , 总产达64.8万吨。本地蔬菜面积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:上半年面积86.69万亩,同比增长20.84%;总产141.97万吨,同比增长12.15%。二季度末,全市生猪存栏突破70万头,出栏有望突破75万头。

  如今,合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,激发乡村发展新动力,经营主体有序发展。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加快农业提质增效的“助推器”。

  在肥东县响导乡蒋祠村蔬菜扶贫产业园里,一颗颗火红的米椒挂满枝头,长势喜人,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摘成熟的米椒。

  今年5月,产业园里总投资近1200万元、占地面积达21152平方米的玻璃温控大棚正式竣工。玻璃温室大棚中通过人为调控,达到升温、降温目的的技术,是依据不同作物及作物的不同生长及发育阶段,保持作物适宜温度的技术措施。

  去年米椒价格一路上涨,今年种植米椒的农户大增,他预计今年产业园米椒产量能达到1100万吨,产值预计在1700万元左右,比去年略有下降。据合肥市华之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华介绍,这个扶贫产业园每年解决就业岗位400多人,带动200多户贫困户就业,创造村集体经济收入46万余元。

  今年上半年,合肥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稳步提升。省市县三级累计专项投入扶持资金5750万元,落实土地整治补偿资金24135万元,村集体投入及社会投入资金累计15721万元。

  截至今年6月底,全市新增各类新型经营主体1760家以上,全市家庭农场达13700家,农民合作社达5700个。 支农快贷 项目惠及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580家,贷款金额超过2.1亿元。

葛毅明微信号
产业招商/厂房土地租售:400 0123 021
或微信/手机: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 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 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本站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0551cf.com/index.php/post/1745.html

标签:
分享给朋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