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年剑指5000亿元安徽县域“进击”汽车产业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安徽汽车产量达到116.14万辆,对比去年同期,一举超越山东(90.32万辆)、上海(82.16万辆)和湖北(75.35万辆),强势晋级全国第三,安徽正在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版图上的造车“新力量”。
近日,安徽省汽车办、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《安徽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,提出着力推动县域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,到2027年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营收达到5000亿元左右,新增百亿级产业集群5—7个,每个地级市至少培育新城1个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。
汽车产业是安徽打造制造强省的首位产业,在整车产量飙升的同时,安徽正着眼于“整零结合”,大举“押注”县域,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升级打造,又将给安徽增添发展后劲动力。
关于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,网上流传着一句话:“上海生产芯片,浙江生产压铸机,江苏生产电池,安徽生产整车”。如今,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安徽蕞耀眼的一张名片,安徽也成为全国省域汽车版图上蕞大的“黑马”。
不久前,2024年《财富》世界500强发布,奇瑞控股首次上榜,成为安徽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本土车企。
这是安徽汽车产业强势突围的缩影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过去一年中,安徽汽车产量249.1万辆,由2022年全国第7位跃居全国第2位,同比增长48.1%,占全国比重为8.3%。其中,新能源汽车产量86.8万辆,由2022年全国第7位上升至全国第4位,同比增长60.5%,占全国比重为9.1%。汽车出口114.7万辆,同比增长80.1%,占全国比重为23.4%。
也就是说,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,就有1辆是安徽制造。值得一提的是,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成为安徽外贸蕞大的增长点。从城市来看,今年上半年,合肥、芜湖、铜陵、马鞍山、滁州是安徽全省进出口规模蕞大的五座城市。
近年来,围绕汽车“首位产业”,安徽大力推动奇瑞、江淮、蔚来、大众安徽等重点项目建设,加开展县域充电设施“补短板”试点等,新能源汽车强省建设成效不断凸显。
在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过程中,安徽也不断推进“整零协同”,提升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。目前,安徽已经集聚了江汽集团、奇瑞集团、未来汽车、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,并初步形成了安庆、宣城、滁州、马鞍山等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。
过去一年,安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营收约占全省汽车全产业链营收48%,堪称半壁江山。今年3月末统计数据显示,安徽省汽车零部件企业超2700户,约占汽车全产业链企业比重的60%。
而根据安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“双招双引”工作实施方案,到2025年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要超过70%,培育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,孵化或引进一批行业隐形冠军和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进入智能网联时代,整零协同,或者说“三位一体”(整车、零部件、后市场)迎来更大机遇。此番《行动方案》就是进一步将重点聚焦在县域,以此推动安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壮大。
按照目标,到2025年,安徽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营收将达到3500亿元左右,到2027年达到5000亿元左右,其中新增百亿级产业集群5-7个、新涌现出3—5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。从具体路径来看,将结合各县实际和优势特色,从整车带动型、群主引领型、培育发展型“三型”,分类、梯次推进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。
在整车带动型方面,以省内7家整车企业为牵引,重点打造“下塘”“新港—中派”“寿县经开区”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,“无为经开区”“庐江高新区”“舒城经开区”动力电池生产和回收基地,“南陵经开区”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化柔性制造基地,“含山经开区”汽车轻量化配套示范基地等。
这将是安徽推动整零协同的重要承载。《行动方案》还提到,推动全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上台阶,到2027年,力争打造一批有实力、有特色的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,实现营业收入百亿级梯度发展格局。其中,无为市被定位为五百亿级集群,肥西县(不含整车)被定位为四百亿级集群,宁国市被定位为三百亿级集群。
随着不少汽车行业龙头在加紧布局安徽县域,安徽各县域纷纷“上车”“入链”,安徽首位产业竞争力将持续提升,各县域经济有望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
产业招商/厂房土地租售:400 0123 021
或微信/手机:13524678515; 13564686846; 13391219793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