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亲牺牲60多年无法证明烈士身份 合肥新港工业园为烈士家属寻亲
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“父亲牺牲60多年,多年来,我们一家都在找寻父亲牺牲的线索,现在终于有着落了。”近日,合肥经开区新港工业园田埠社区居民张世菊激动地说。60多年来,张世菊一家人坚持寻找张开俊烈士,如今,这段路程终于画下了完美的句号。
4月23日,记者从经开区新港工业园获悉,工作人员通过走访社区了解到社区居民张世菊父亲张开俊于60多年前在安徽省定远杜集革命斗争战役中壮烈牺牲,至今无法证明父亲的烈士身份。得知这一信息,新港工业园田埠社区积极联系肥西县上派镇文明办,调查了有关张开俊烈士的情况,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通过微信、直播和短视频等形式,充分利用“互联网+新媒体”等现代技术手段,发挥大数据优势,拓展各类信息接收渠道,积聚全社会力量,转发烈士信息。
同时,通过走访战友、家谱、查看入伍照等方式,社区找到了当年与张开俊烈士一起参军的战友李显福和王先银,*终张世菊家中一张张开俊烈士的生前旧照片,确定了张开俊烈士和张世菊之间的亲属关系。
张世菊介绍道,其父亲张开俊,1917年生,原籍肥西县泗洲乡,其岳父为地下党,生前受岳父影响走上革命斗争的道路,在巢南支队任班长,于1945年10月安徽省定远杜集革命斗争中牺牲,年仅28岁。后期田埠社区积极帮其家属申请、补领了烈士遗属优待证。
“为烈士寻亲,缅怀先烈,铭记英雄事迹,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、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。”新港工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学习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事迹,感悟初心使命,坚定理想信仰,学好红色故事。
新安晚报、安徽网、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,可以是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形式,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。
报料方式:新安晚报官方微信(id:xawbxawb),大皖新闻“报料”栏目,视频报料邮箱(),24小时新闻热线。
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。近日,合肥经开区新港工业园采用多种形式学党史,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、融入生活。
4月14日下午,合肥经开区新港工业园田埠社区团支部积极发动青年宣讲员,深入开展小范围、互动式党史宣讲。
一张泛黄的粮票,一枚枚纪念章,一台古老的胶卷相机,一部老旧的大哥大……这些承载着记忆的老物件,折射出百年历史的巨大变迁,记录了历史瞬间,讲述着可歌可泣的红色往事。
在巢湖市庙岗乡童集行政村上北份的松树岗,有一座五烈士墓。83年前的1938年冬,五位抗日烈士长眠于此,*近三年来,经过上北份村民们的努力,寻找到了五名抗日烈士中三名烈士的亲属,目前还有两位烈士的亲属没有找到...
对于此事,新安晚报、安徽网、大皖新闻记者持续关注,*新消息是有关部门倾向于就地保护,会妥善做好保护方案。

产业招商/厂房土地租售:400 0123 021
或微信/手机:13524678515; 13564686846; 13391219793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