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工业新品秀」科创中光:打造大气臭氧监测“中国芯”
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,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科创中光”)的实验室中,一台名为“RayOL—GB—高低空双接收—大气臭氧监测激光雷达”的设备正在实时扫描着城市上空的臭氧浓度分布。这款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套大气臭氧监测激光雷达,不仅填补了我国在高精度环境监测装备领域的技术空白,更以国产化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,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“智慧之眼”。
从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环境监测领域的“隐形冠军”,科创中光只用了9年时间。作为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公司已建成三大省级研发平台———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、工业设计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,研发设备原值超2000万元,并与中科院安徽光机所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十余家科研机构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。
“环境监测装备的国产化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。”科创中光董事长汪思保表示。臭氧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指标,其监测精度直接影响环境治理成效。传统设备在高湿度环境下易出现数据失真,这一难题长期困扰行业。2023年,科创中光研发团队在贵州山区实地测试时遭遇突发状况:连续阴雨天气导致监测数据剧烈波动。“湿度每增加10%,数据误差就放大3倍。”研发工程师回忆道。
为此,团队开启了一场为期两个月的技术攻坚战。他们创新性地将自适应滤波算法与硬件抗干扰设计结合,通过2000余次模拟实验,蕞终研发出“双波长校准+动态湿度补偿”技术,将高湿度环境下的监测误差控制在1.5%以内,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该突破推动相关技术标准升级,带动产业链上游的光学元件、探测器等配套产业实现技术迭代。
该设备的量产,社会效益凸显。在马鞍山钢铁基地,设备帮助企业精准定位污染源,年减排臭氧前体物300吨;支撑生态环境部建成首个跨省臭氧污染联防联控平台,覆盖长三角41个城市。
在产业链协同升级方面,带动安徽省内精密光学、电子元器件等配套产业发展;催生数据分析服务新业态,长三角地区已涌现20余家专业数据处理公司;推动建立全国首个臭氧激光雷达技术联盟,实现长三角区域监测数据互联互通。
站在新起点,科创中光正加速战略转型。公司总裁曹开法透露:“我们正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‘监测大脑’服务商升级。”依托大气臭氧激光雷达技术,企业已布局三大方向:智慧环境监测系统,构建“空天地一体化”监测网络,在合肥试点实现污染源精准溯源,助力政府环境执法效率提升70%;气象监测新赛道,研发台风路径预测激光雷达,将气象预警提前期延长至72小时;低空经济生态圈,开发无人机载监测系统,为农业植保、物流配送提供实时环境数据支持。
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产业生态的重构,这家安徽企业用首台套产品的成功验证了“专精特新”的发展逻辑:以核心技术突破为支点,以产业链协同为杠杆,撬动整个产业升级。

产业招商/厂房土地租售:400 0123 021
或微信/手机:13524678515; 13564686846; 13391219793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