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又发人才新政*高补贴60万入选创新城市百强霸都即将起飞
由内容质量、互动评论、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,勋章级别越高(),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。
原标题:合肥又发人才新政*高补贴60万,入选创新城市百强霸都即将起飞
21世纪什么*重要?当然是人才!
即日起,合肥政府要给“优秀人才”开始发补贴啦!*高60万,一次性到账!
据了解,为进一步落实《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政策》)要求,方便人才领取补贴。“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安居平台”(以下简称“平台”)于12月1日正式上线,人才仅需填写少量信息,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申请免费租房、租房补贴、购房补贴。
划重点!只要你是在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全职工作的“高层次人才”和博士、硕士,以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等青年人才,都可以线上申请。
申请人注册安徽政务服务网统一认证实名账号,登录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安居平台,或直接登录“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安居平台”,如实填写个人有关信息。
(一)“高层次人才”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:
1、在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全职工作:
2、根据合肥人才分类认定文件,认定的高层次人才(E类及以上);
3、申请免费租住人才公寓或住房租赁补贴的,应2020年10月1日及以后来肥重点产业企业工作。
(二)“博士、硕士和全日制本科毕业生”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:
1、在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全职工作;
2、2020年10月1日及以后来肥工作,按规定在合肥市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,且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肥无参保记录;
申请人及其配偶、未成年子女在合肥市行政区域内(含四县一市)无住房不动产登记信息。
1、申请人及其配偶、未成年子女在合肥市行政区域内(含四县一市)无住房不动产登记信息。
2、租赁住房的,须通过合肥市住房租赁服务平台办理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。
1、2020年10月1日后购买自住住房且购房时,申请人及其配偶、未成年子女在合肥市行政区域内(含四县一市)无住房(含预购商品住房)。
2、2020年10月1日至购买自住住房时,申请人及其配偶、未成年子女在合肥市行政区域内(含四县一市)无住房不动产转让记录。
3、应在商品住房网签或存量住房办理不动产产权转移登记后6个月申请购房补贴。
符合条件的小伙伴们,可以登陆平台进行网上申请。填报审核成功,经公示无异议后,每月下旬补贴就到位。租房补贴将发放到申请人的银行账户,购房补贴由各县(市)区、开发区住房保障部门,一次性发放至申请人银行账户。
时隔三年,合肥又下大手笔,加入到“抢人大战”的行列。
那么,这次新发布的《政策》相较于2018年合肥发布的《政策》,有何不同呢?
这次发布的新《政策》规定:无需落户,并取消本科学历毕业三年限制,取消研究生35周岁以下限制,本科、硕士、博士补贴标准从3年内每年1万元、1.5万元、2万元提升至1.5万元、2万元、3.6万元。
同时对高层次人才再提一档,经认定的B、C、D、E类高层次人才,3年内每年给予6万元、4.8万元、4.2万元、3.6万元租房补贴。
此前这次发布的新《政策》规定:2020年10月1日后在合肥购买首套住房的高层次人才,按B、C、D、E层次给予一次性60、40、20、10万元购房补贴,购房补贴对人才来肥时间无要求。
相较于此前发布的人才新政,这次发布的新《政策》增加了购房补贴,*高可补60万。
根据这次发布的新《政策》,所指重点产业包括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新型显示、生物医药、节能环保、软件、智能家电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、创业文化十二个产业。从制定原则上,拓宽人才引进范围。
不难发现,这一次,合肥发布的人才新政,享受政策的门槛大大降低,特别针对人才的租房补贴,直接取消需要落户、社保的限制,取消年限,更加人性化。
众所周知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,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核心就成了“人才竞争”。
而从目前全国各地的“抢人大战”来看,更值得深思的是,如何才能将“抢来”的人才留住?
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,城市的竞争力也是重要的筹码。这其中,合肥近些年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。
• 合肥上榜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*具创新力城市榜单,排名中国第4,全球47名;
• 合肥跻身世界“三线强”城市行列;
• 合肥成为继北京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科学中心;
• 中国先后成立20个国家实验室,合肥拥有3个,仅次于北京;
• 中科院合肥分院、中电38所、16所、43所等一大批研究所先后落地合肥,合肥搭建起了自己的科研体系;
• 家电、显示面板、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,在合肥快速崛起;
• 过去十余年,合肥GDP增幅高达600%,是中国经济增速*快的城市之一;
相比众多省会城市,合肥或许是起步较晚的一个,但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,可以说是后劲越来越猛的一个。期待未来的合肥,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!

产业招商/厂房土地租售:400 0123 021
或微信/手机:13524678515; 13564686846; 13391219793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